美国加密货币立法获突破,特朗普起了多大作用?
在全球加密货币的浪潮中,美国的加密货币立法进程一直备受瞩目。近期,美国加密货币立法取得突破性进展,这背后特朗普所发挥的作用引发广泛讨论。特朗普从最初对加密货币的批判者,转变为如今的积极推动者,其态度的巨大转变对美国加密货币立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一、特朗普的态度转变历程
特朗普对加密货币的态度经历了明显的 180 度大转弯。在其第一任期内,他多次严厉抨击加密货币。2019 年,特朗普在推特上直言 “加密货币不是货币,其价值波动剧烈且基于稀薄的空气”,还指出不受监管的加密资产可能会助长包括毒品交易在内的非法行为,认为发行者必须和银行一样受到严格的银行法规监管 。直到 2021 年 8 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还称加密货币可能是一场 “等待发生的灾难”,质疑其真实性。
转折点出现在 2022 年。当时正在酝酿二次参选的特朗普,采用发行 NFT 产品(非同质化代币)的方式造势。一系列以他为原型的卡通形象 NFT 产品在短短一天内销售一空,为他带来了 400 万美元进账。这次经历不仅让特朗普看到了自身的社会热度,也让他感受到了加密领域的商业潜力 。此后,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开始积极转变立场,承诺将结束之前历任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执法行动,放松监管,确保美国成为地球上的 “加密货币之都” 和 “世界比特币的超级大国” 。
二、特朗普推动加密货币立法的举措
(一)行政令与政策支持
当地时间 2025 年 3 月 6 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设立战略比特币储备,宣布美国联邦政府今后将不会再出售所掌握的多达 20 万枚比特币 。这一行政令意义重大,它从官方层面肯定了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资产地位,为后续立法提供了行政政策基础。在行政令中,特朗普将比特币称为 “数字黄金”,试图将比特币纳入美国战略资产储备体系,这无疑向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推动了加密货币行业对美国立法环境改善的预期 。
(二)舆论与竞选承诺引导
在竞选过程中,特朗普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其支持加密货币发展的立场。他宣称要让美国成为 “全球比特币超级大国和世界加密货币的中心”,这种公开承诺吸引了大量加密货币投资者的关注和支持。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 2024 年美国大选竞选活动中,加密货币行业通过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向支持加密货币的两党参众两院议员候选人提供超过 1.3 亿美元政治捐款 。特朗普的态度转变及竞选承诺,促使加密货币行业积极参与政治游说,推动立法者重新审视加密货币相关法案,为加密货币立法突破营造了有利的舆论和政治氛围。
三、对加密货币立法突破的具体影响
(一)促进相关法案推进
特朗普的支持态度对国会的加密货币立法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例如,美国参议员 Cynthia Lummis 在 2025 年 3 月打算再次向美国国会提交比特币战略储备计划法案,该法案提议美国政府在五年内购买最多 100 万枚比特币,约占到比特币总流通量的 5% 。虽然该法案存在一定争议,但特朗普此前签署的行政令以及其支持加密货币的立场,为这类法案的提出和讨论提供了更宽容的政治环境。此外,部分共和党议员在特朗普的影响下,对加密货币相关法案持更开放态度,众议员 Nick Begich 还计划在众议院提出相似的配套立法 ,这一系列举动加速了加密货币立法的讨论和推进。
(二)影响监管思路转变
特朗普执政前,美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较为严格,倾向于将其视为高风险资产并加强管控,上届政府对加密货币行业采取了诸多限制措施。而特朗普上台后宣称上届政府对整个加密货币行业的 “战争” 已经结束,支持国会通过立法为加密货币和数字资产市场提供监管上的确定性 。这种态度促使监管机构重新思考加密货币的监管框架,从单纯的限制转向在规范中寻求发展,为加密货币立法突破带来了新的思路,即通过明确的立法规则来引导加密货币行业健康发展,而非一味打压。
(三)市场信心提振与行业推动
特朗普对加密货币的支持使得市场信心得到极大提振。自他在竞选期间明确表态支持加密货币后,比特币价格大幅上涨。今年以来,比特币价格已翻倍,自特朗普 2024 年 11 月大选胜选后短短四周内上涨约 45% 。市场信心的提升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和企业进入加密货币领域,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意味着更强大的行业游说力量,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向立法者表达诉求,推动有利于加密货币行业的立法进程,间接促使加密货币立法取得突破。
美国加密货币立法取得突破的过程中,特朗普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通过转变态度、签署行政令、利用竞选承诺等方式,从行政、舆论、市场等多个层面推动了加密货币立法的发展。然而,加密货币立法涉及复杂的金融、法律和监管问题,后续仍面临诸多挑战,特朗普政府在加密货币立法方面的具体成效,还有待时间进一步检验。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