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宗商品涨价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近期,国内原油、钢材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其中,5月初钢价飙升至6500元/吨。11日,央行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做出了最新回应。那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导致价格上涨?后期价格走势如何?
一、央行回应全球大宗商品涨价!具体涨了多少?
1.2021年4月末,WTI原油期货价格、LME铜期货价格和CRB商品现货价格综合指数分别上涨187%、89%和51%。
2.3月份,美国CPI和欧元区HICP同比分别上涨2.6%和1.3%,较去年低点分别上涨2.5%和1.6%,均高于或等于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12月水平,相关通胀预期也不同程度上升。
3.此外,俄罗斯和巴西3月份CPI涨幅分别超过5%和6%。
二、什么原因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央行认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走高,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主要经济体政府出台大规模刺激计划,市场普遍预期总需求将趋于旺盛;
二是境外疫情明显反弹,供给方面仍存在制约因素。后流行病时代全球经济的需求复苏快于供给复苏;
三是主要经济体央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环境继续极度宽松。
央行强调,目前上述三方面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全球通胀中心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继续适度上升。对于中国,央行表示,国外通胀走高的输入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业品价格上,再加上去年基数偏低的影响,今年二、三季度可能会推高中国PPI增速。中国是大宗商品的主要进口国。从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来看,影响PPI的主要因素是原油、铁矿石和铜。原油下游产业链较长,也会影响到对PPI影响最大的化工产品价格。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